兩巨頭加大出口清庫存
然而,根據石油部門的統計,2009年我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預計為2.21億噸左右,產量2.27億噸左右,實際過剩產能近600萬噸。到2015年,過剩產能或達2.2億噸。
在實際產量過剩的背景下,為何還會出現大面積的柴油荒?
山東地煉一人士告訴記者,中石油和中石化幾乎壟斷了成品油市場,但他們對市場價格和市場銷售反應很遲鈍,比如今年前8個月柴油產能和銷售都出現過剩的時候,兩大集團為了消化庫存,完成季度銷售任務,拼命加大出口,不斷向商務部申請增加成品油出口配額,甚至不惜低價出口。
海關11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2010年1至10月成品油出口量同比增19.8%至2290萬噸,其中10月出口量為188萬噸。
“兩大集團對成品油資源的銷售缺乏合理配置。”上述山東地煉人士說,“民營油企對市場的靈敏度更高,資源配置也更加靈活,如果能夠掌握一定的資源,打破石油壟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柴油緊缺。”
不過,中石化在分析目前柴油荒的主要原因時,則認為國際原油價格近期持續上漲,使得部分地方煉廠減少加工和資源投放,社會經營單位停止供應才是柴油荒的主要原因。
而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認為,我國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相對滯后,無法通過市場手段調節價格走勢,而市場卻能根據定價機制提前預知并囤積居奇,并進行成品油投機,則是油荒發生的根源。
中石化方面也認為,社會出現囤油投機,成品油隱性消費顯性化,甚至出現了部分客戶在加油站輪回排隊加油,倒賣油箱內油品,獲取差價的現象,也是柴油荒加劇的一個因素。
搭售汽油
彌補柴油虧空
雖說拉閘限電以及航油緊張所引發的均是柴油緊張,但目前我國汽油價格也正在節節攀升。
市場數據顯示,僅11月10日,國內汽油批發價普漲50元-100元/噸。其中,93號汽油批發均價達8010元/噸,0號柴油批發均價為7700元/噸,而部分地區社會單位柴油價格甚至被炒到了8500元/噸。
中石化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受原油價格持續走高影響,9月份開始,各地煉廠煉油成本不斷提升,加上年底節能減排壓力增大,各煉廠在保持正常開工率的同時也在不斷降低能耗、節省成本,這是包括柴油和汽油出廠價格均上漲和數量受限的一個原因。
與此同時,記者從市場了解到,因為柴油普遍吃緊,各地汽油開始搭售出貨。以華北市場為例,目前民營加油站普遍是汽柴油搭配銷售,其中河北民營加油站汽柴油搭售比例為2:1,京津地區主營加油站也適時短期搭售,汽柴油搭售主要是緩解柴油消耗,并使無利甚至于虧本的柴油價能從汽油價格得到一定彌補。
“因為搭售,目前汽油消耗量也很大,所以在柴油的帶動下,汽油價格也正在進入新一輪的上漲。”上述山東地煉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