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鄉鎮煤礦占全國一半
“金三角”還是今年以來鄉鎮煤礦增速最快的地區。記者拿到的數據顯示,2010年1-8月全國鄉鎮煤礦原煤產量合計約為7.1億噸,蒙陜甘寧合計約為3.9億噸,占到一半以上。
對于“金三角”成為我國今年以來鄉鎮煤礦增速最快的地區,李廷對本報記者說,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說明鄉鎮煤礦是保障我國煤炭正常穩定供給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我國煤炭行業規模巨大,單靠國有煤炭企業很難完全保證煤炭產量持續快速增長,鄉鎮煤礦的貢獻不可或缺。同時也說明鄉鎮煤礦不等于小煤礦。小煤礦是指規模較小、生產技術落后、資源浪費嚴重、安全生產得不到根本保障的煤礦。當然,絕大多數小煤礦都是鄉鎮煤礦,但是鄉鎮煤礦絕對不都是小煤礦,鄉鎮煤礦也可以在安全生產、技術投入、資源有效利用等方面做得很好,內蒙古大量大鄉鎮煤礦企業不斷的做大做強即是很好的例證。另一方面,就是這些地區經濟落后,隨著煤炭市場的繁榮,當地都把煤炭產業作為振興經濟的支柱產業,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鄉鎮煤礦得到了快速發展。
東北證券研究報告則認為,鄉鎮煤礦供給過快的最主要原因是各省均缺乏可作為整合主體的本地大型能源企業,而地方政府又不輕易讓當地資源完全旁落于外地企業,因此,形成了地方政府和大型企業之間的矛盾。報告還認為,“金三角”地方鄉鎮煤礦很可能成為大型央企的整合對象。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煤炭行業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正是由于當地的大型國有煤炭企業較少,會成為各家煤炭、火電以及其它涉煤央企激烈爭奪的地方,但是地方政府不一定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