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極寒”?
在“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下,今年北半球將面臨“千年一遇”的極端低溫。波蘭科學家發出的這一警告一經國內媒體報道后,迅速在中國股票市場上引起連鎖反應。
10月8日,煤炭股全面發力,兗州煤業(600188.SH)連續三天漲停。緊接著,燃氣板塊接踵而至,深圳燃氣(601399.SH)等4只燃氣股全部封至于漲停板。嗅覺敏銳的投資者迅速捕捉著每一個炒作機會。
雖然“千年極寒”的真實性最終還有待證實,但“拉尼娜”將導致中國冬季氣溫異常的概率卻較大。出現“拉尼娜”現象的冬季,中國都遭遇明顯的冬季低溫,如1999年。中國氣象局發布報告,預計今年冬季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但冷暖變化幅度較大,部分地區氣溫可能較常年同期偏低,可能出現階段性強降溫過程。
寒冬極端天氣的預測,嚴重加劇社會各界對能源供應短缺的擔憂。10月25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副司長王思強在第三季度能源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上亦明確表示:“隨著冬季用氣高峰的到來,預計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仍會偏緊。”
王思強說:天然氣的供應跟季節和天氣變化關系比較大,氣候異常造成用氣波峰、波谷之間的差距巨大。特別是在出現極端氣候變化等突發災害時,居民生活用能需求短期內會迅速攀升,從而加劇能源市場的供求矛盾。
隨著全國大范圍進入冬天取暖季,卷土重來的“氣荒”已經初露端倪。10月22日,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中國遭遇今冬首場寒潮襲擊,全國大范圍劇烈降溫。隨之而來的是,部分地區的天然氣供應開始趨緊。
中部城市宜昌,氣源來自中石油忠武線(重慶忠縣到武漢)管道。10月29日,當地媒體報道,目前每天分配給宜昌的天然氣已經從22萬立方米減少至18萬立方米。而按照以往經驗看,11月份該市每天需氣量至少為22萬立方米。
古城西安,雖坐擁陜西延長石油和中石油長慶油田兩大氣源地,但天然氣短缺同樣難免,今年的“氣荒”可能尤其嚴重。2009年,西安年天然氣供應量為11.89億立方米,但今年的用氣量將達到13.1億立方米。由于氣源嚴重不足,今冬西安市供氣指標僅為8.68億立方米。
來自于息旺能源的一份預計報告則說,今年第四季度國內月均供氣缺口將達到2.57億立方米,即日均857萬立方米,這相當于2009年全國大范圍爆發“氣荒”時,整個北方地區的缺口量,其中湖北、安徽、江蘇等地將會更加緊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