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6日,在盤錦市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盤錦)國際石油裝備與稠油技術博覽會,吸引了國內外570家企業參展,合同訂貨總額達110億元,簽約項目23個,總投資額100億元。從數字可以看出,重油開采以及由此衍生的例如各種裝備產業已成為熱門話題。
盤錦稠油技術論壇
世界重油開發六十年
1958年,由殼牌公司在委內瑞拉的明格蘭德油田開始蒸汽吞吐開采重油,經過六十年的不懈努力,重油勘探開采各方面(包括勘探、開采技術、裝備等)都有了巨大的提高。
據統計,目前世界剩余石油資源10萬億桶,70%強是重油,巨大的資源量決定了重油必將是21世紀的主要能源。
“1982年,遼河油田首次試驗成功蒸汽吞吐,拉開了中國開發重油的序幕”。遼河油田公司總工程師、第二屆重油開發國際研討會技術委員會主席劉喜林告訴記者。作為重油開發較早的國家之一,中國已有近三十年的開發歷史。
“中國在12個盆地、70多個油藏中發現重油,已探明重油儲量26億噸。遼河、勝利、新疆、河南油田是國內重油開采量最大的四個油田”。在本次重油會議上,遼河油田公司總經理、稠油開發國際研討會大會主席謝文彥說。在已探明的26億噸中有儲量中,已動用地質儲量14億噸多,還有近一半地質儲量未動用。
盤錦國際石油裝備博覽會
技術,重油開發的瓶頸
自1971年加拿大打出第一口重油開采水平井以來,重油開發的技術,基本上都發源于國外,并最初應用于商業開采。國際上適用較多的重油開采方式主要有:蒸汽吞吐開采、蒸汽驅開采、注水水驅開采、天然水驅或衰竭式開采,以及蒸汽輔助重力泄油(SAGD)技術。每種技術適用油藏不同,采收率也不同,各有自己的優缺點。
采收率一直是檢驗各種重油開采技術的手段,從15%~70%不等,普遍水平在30%~50%之間。國內經過近三十年的摸索,自主研發的技術在近幾年有了顯著提高,更有些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以遼河油田為例,“我們的重油開采采收率達到60%”。劉喜林不無自豪的說。
但是,目前全國油田重油平均采收率不到40%。據測算,采收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相當于增加可采量1.8億噸,接近我國目前一年的原油產量。
協作,重油開發的選擇
“隨著經濟發展,國際間協作日益普遍,技術分享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重油開發技術更需要各國之間多交流,聯合眾人的能力,才能更快的提高采收率,降低開發成本。”加拿大重油協會主席Tracy Lorne Grills在本次重油技術研討會上如是說。
2009年,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宣布,中國同意在未來三年投資160億美元用于委內瑞拉重油項目的開采,將該項目石油產出提升到每天90萬桶的水平。
中國重油開發技術開始大舉進軍國際市場,吹響國際化號角,憑借自主研發的新技術,在國際重油市場“分羹”。在中國重油開發近三十年之際,積極參與國際重油市場的開發,而立之年有了自己的技術,有了“立”起來的根本,我們終于“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