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會
為籌措因墨西哥灣事故賠償所需資金,BP宣布將在未來18個月里出售大約300億美元的資產。在大規模賠償要求完全來臨之前,戴德立將需要加速變賣資產的進程。
8月3日,BP宣布了最新的一單交易,以19億美元價格將在哥倫比亞的石油分公司出售給由加拿大塔利斯曼能源公司和哥倫比亞國家石油公司組建的國際財團。在此之前,BP已出售給了阿帕奇公司約70億美元資產。
BP變賣家產,勾起了外界對中國公司的無限遐想。渣打甚至發布報告,建議中石油收購BP。“這將是一項十分劃算的交易”, 渣打認為,中石油有望以每桶油當量不到7美元的代價買到BP的油儲,同時BP的產量將為中國三分之一石油進口提供保障。
《財經國家周刊》從三大石油公司內部處了解到,對BP甩賣資產三大石油公司確實都有接盤的意愿,并先后與BP方面就感興趣的資產展開了接觸,但能否最終如愿還很難判斷。
但是,BP首輪100億美元資產出售完畢,中國企業卻是空手而歸。
中石化高層證實:在與BP就收購一些優質資產事宜進行溝通后,收購意愿遭到了拒絕。外媒報道的中海油將收購BP持有的阿根廷泛美能源(PAE)60%股權一事,中海油新聞發言人也向《財經國家周刊》作出否認,此說法完全為“市場謠言”。
下一步,BP將有更多資產進行出售。目前披露的消息顯示:在越南價值13億美元的Nam Con Son天然氣項目、在巴基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氣田包括部分深水設施、在委內瑞拉的三個石油項目股權都是出售對象,同時BP還準備以20億歐元(合26億美元)出售德國加油站連鎖公司Aral。
這些資產無論哪一項,對中國石油公司都意味著重要的機會。中國石油公司能不能最終有所收獲,依然充滿未知。
陳衛東認為,如果擺在公平的角度上,中國公司應該會有機會,但中國非經濟的因素會多一些。“對一些小的資產,中國公司看不上;大的資產,在出售給中國公司時可能會面臨一些非經濟因素的影響,BP管理層從處理方便的角度出發,可能不大會優先考慮中國公司。”
這或許正是中國企業面臨的尷尬。即使是資產雄厚,并購交易卻面臨著意想不到的困難。2005年,中海油發起了對美國優尼科石油公司高達185億美元的要約收購,因遭遇多重阻撓最終功虧一簣。
“戲還沒完。”陳衛東告訴《財經國家周刊》,堵漏支出畢竟有限,BP面臨的罰款、賠償額度將決定其生死。
另:
記者從中石油集團、中海油集團和中石化集團內部了解到,三大石油集團對BP部分資產很感興趣且均與BP展開了接觸,但尚未達成任何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