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十年發現的大型油氣田中,海洋油氣田已占60%以上,尤其是300米以上的深水海域,尚有2000億桶未探明油氣儲量
“海洋蘊藏全球超過70%的油氣資源,這些資源靜靜地躺在冰冷的海底,等待我們去探索和發現。”7月17日,在地球生物學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海洋研究委員會主席汪品先作了這樣的開場白。
當前海上石油勘探出現的諸多風險,與人們太不了解海上勘探現狀、特點及其復雜性有關。因為不了解,海上油氣勘探活動存在沖動和盲目傾向;因為不了解,對海洋污染事件缺乏應對措施。所以,增加對海上勘探的認識,是可持續利用和保護海洋的前提。
“用不了多久,全球40%油氣資源將來自海洋。”汪品先自信地說。
藍色“藏寶圖”
汪品先用電子課件,為與會代表展開一幅海洋“藏寶圖”:4萬千米長的大洋中脊首尾銜接,無數金屬硫化物“黑煙囪”堆積成海底礦床,廣袤的海底盆地分布著大量金屬結殼,那里是人類資源寶庫。“深海油氣及海底各種結核礦物儲量,足以滿足人類數百年需求。”汪品先說。
海洋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全球近十年發現的大型油氣田中,海洋油氣田已占60%以上,尤其是300米以上的深水海域,尚有2000億桶未探明的油氣儲量。國際能源界早已形成共識,海洋油氣特別是深海油氣,將是未來世界油氣資源接替的重要區域。
劍橋能源咨詢公司統計顯示,2009年海洋石油產量已占全球石油總產量的33%,預計到2020年,這一比例升至35%;海洋天然氣產量占全球天然氣總產量的31%,預計2020年,這一比例升至41%。此外,海洋中還蘊藏極其豐富的可燃冰資源。可燃冰通常賦存于水深200米~1500米的海底地層中,被公認為是21世紀的新型能源。初步統計顯示,海底多金屬結核總資源量3萬億噸,有商業開采潛力的高達750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