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最終供應存分歧
中國石油管道局內部人士預計,中俄管道投產初期的填充管道即需要原油100萬方左右,“1500萬噸已是Rosneft通過遠東輸油管道供應中國的上限,如果超出這個限度該公司將不得不從現貨市場采購部分原油以彌補差額。”
不過,在1500萬噸原油供應上,中石油與Rosneft仍存在一些分歧。Rosneft希望這條管道輸送的原油全部供應給雙方合資的天津煉油廠,但是中石油卻希望將部分原油供應東北各省。
上述人士說,原油進口國內后應該在內部再分配,不管是中石油、中石化還是地方煉油廠應該是誰需要就賣給誰。
據了解,2006年中俄簽署的貸款換石油協議中就有雙方投資在天津建煉油廠的內容,但是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
據最新的消息,雙方已就此事達成原則一致,Rosneft方面計劃本月訪問北京,屆時雙方將就合資興建天津煉油廠簽署最終協議。天津煉油廠的投資規模大約在40億~50億美元之間。
不過,中國石油副總經理廖永遠透露,中俄原油管道設計為今后輸油量的進一步擴大留有余地,管道輸油能力有望升至每年3000萬噸,中石油目前正在對增加輸油量進行論證,與俄方的談判尚未開始。
據了解,東西伯利亞管道混合原油目前可供應規模在3000萬噸/年,未來有望達到5000萬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