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會戰”前已確立目標
自今年5月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召開后,19省市啟動了對新疆支援地域最廣、所涉人口最多、資金投入最大、援助領域最全面的一次對口支援,2011年,19個省市對口援疆資金總規模將超過100億元。
“援疆會戰宴前已坐滿的一桌客人,大部分是央企和國企,民營企業也應該有個座位。”河北石油商會部分民營企業認為,應給予民企加入新疆發展的一席之地。
“我們在對新疆考察的過程中,發現新疆除了本地資源豐富以外,還毗鄰多個資源儲量巨大、依賴輸出的中亞國家。這對產品資源緊張的民營油企來說,更是一個開展對外貿易的好機會。”河北石油商會有關負責人說,新疆這一特殊區域位置,為內地民營油企實現走出去戰略提供一條有效途徑。
齊放表示,“新36條”鼓勵民營企業進入壟斷行業,希望新疆油氣資源開發成為民企打破壟斷的突破口。
“央企和國企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是民營企業才是發展中最有活力的因素,因此援疆戰略,絕對離不開民營企業的進入。這一點上,需要新疆當地政府多創造條件。”齊放舉例說,中哈石油管線,設計2000萬噸的輸油能力,但目前的使用率不足,齊放認為,當地政府可以通過贖買或參股形式,將輸油管線作為本地油氣資源運輸的一個重要基礎設施來使用。另外,一些煉油廠也可以由本地資本參股,實現產品的輸出。這一方面可提高本地收入,另外還可借市場化的手段變相完善本地資源開發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而吸引民營資本的進入。
剛剛結束探路的河北民營油企已確立了這樣的目標:入駐新疆發展首要鎖定成品油的油源,參與國家石油儲備是第二個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