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油污事件,是遼寧省水域發生的最大的一起油污污染海面事件”,19日下午3時,遼寧海事局工作人員向財新網記者證實,通過近75小時的清理油污作業,截止到19日中午12時,整個大連新港、大窯灣海域,已清理回收污油260噸。海事部門稱,力爭用5天左右時間完成海面油污清理。
“污染僅限于大連”
據了解,此次大連新港的海面油污事故,被定性為“陸域污染源造成的海洋污染”。新華社報道稱,該事故造成的主要污染海域為11平方公里,大約1500噸原油進入海洋。
大連海事局副局長王勇介紹說,海域污染面積事實上應分為三個級別:嚴重污染的水域主要集中在新港、大窯灣附近,面積約10平方公里;輕微污染海域,約50平方公里;需要進行環境監控的警戒海域,約100平方公里。
王勇表示,當地是在17日凌晨兩點左右,發現陸地上有油污進入海面,并在海面引發燃燒。大連市于17號下午啟動《大連市海上清污應急預案》。
另據大連海洋漁業局副局長欒玉瑄介紹:17號上午,監測到的污染面積是28平方公里,當天下午,擴散到50平方公里。而通過清理油污作業和自然環境的變化,到19日,污染海域面積已縮小為45平方公里。
大連理工大學環境與生命學院教授張樹深向財新網記者表示:原油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從BP墨西哥灣泄漏可窺一斑。“但是,大連的事故與這個有很大區別。”
張樹深說,目前大連的漏油主要在局部海域,且該海域并沒有漁業,本身是港口,并沒有涉及生態保護區、漁業養殖區等區域,所以只要采取措施得當,對生態的環境影響不大。“目前來看,處理尚算及時得當。”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次污染僅限于大連,不會漂移到公海。”遼寧海事局局長候景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