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油、消油、圍油
“海巡0202”是一艘海事巡邏船,這次被指定為排污的船只之一。十幾名穿著橘黃色救生衣的水手用長竹竿挑著白色的吸油氈下海,吸住海上漂浮的油污,再拉上船來。這些吸油氈長達幾十米,每一片可吸附30-40公斤的原油。
正在船上指揮的嚴(音)船長告訴記者,目前海上主要采用的清污方式有三種:吸油氈、噴消油劑、布設圍油欄。
順著嚴船長的指點,記者看到:另外一艘巡邏船正在用高壓水龍向海面上的原油噴射透明液體。和這些液體接觸到的原油迅速被打散,從帶狀片狀變成團狀,顏色也輕了許多。
在港口周邊,幾艘巡邏船正在布置圍油欄。所謂圍油欄,是用繩索將眾多像橡膠枕頭狀的充氣物連接起來,排成一條線;利用油比水輕的特點,將浮在海水表面的原油攔住,不使其向更大海域擴散。
海面上還有一些漁船和小舟在進行清污。它們直接用抽油機和勺子將浮在港口周邊較厚的原油撈起。
500余漁民無法出海
遼寧省海事局提供的數據表明:截至昨日,因“7·16”事故受到交通影響的船舶有44艘次,大連海事局交通管理中心正在進行災后船舶疏散工作,在大連港東南部北緯38度50分以南水域劃定臨時錨地,將44艘次暫時無法進港的船舶安排停泊。
目前,大孤山半島所有碼頭附近水域實施了交通管制,禁止一切無關船舶進入。
大連市海防武警支隊開發區大隊在事發海域附近勸阻出海的漁民,并將其疏散至安全海域。截至目前,已勸阻100多批共500余名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