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熱示警
國產天然氣價格大幅度低于其他可替代能源價格,給其價格留下了充足的上行空間。6月1日,國家發改委通知,決定國產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每立方米提高0.23元,天然氣價格的上行導致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傾向于押寶煤制天然氣項目投資。隨著煤制天然氣前景向好,各煤炭大省投資該產業項目的熱情高漲。
為抑制煤制氣項目投資過熱,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規范煤制天然氣項目建設。在國家出臺明確的產業政策之前,煤制天然氣及配套項目由國家發改委統一核準,各級地方政府不得擅自核準或備案煤制天然氣項目。
北京世經未來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分析師韓定武向《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表示:“煤制天然氣行業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目前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并沒有過剩。而國家發改委上收項目審批權是為了防煤制天然氣項目一涌而上,杜絕盲目建設情況的發生。”
《通知》要求,根據我國國情,煤制天然氣產業的發展思路是:綜合考慮資源承載、能源消耗、環境容量、天然氣管網、區域市場容量等配套條件,合理布局煤制天然氣氣源點,優先安排煤炭調出區煤制天然氣項目。
甘肅省發改委產業協調處副處長楊天峰告訴《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甘肅(如慶陽市)有大量的煤炭,我們也用不了,需要輸出。因此我們也想大力發展煤制天然氣產業。而甘肅作為煤炭的主要輸出地之一,我認為這個方向是符合國家政策的。”
據了解,在接近20個的擬建及在建的煤制天然氣項目中,至今僅有三個煤制天然氣項目(大唐克旗、大唐阜新和內蒙古匯能)先后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并在今年開工建設。
《通知》規定,對于本通知下發前已經備案和核準的項目,各地發改委應進行認真篩選和清理,對不具備資源、技術、資金等條件的項目嚴禁開工建設,符合上述發展思路的項目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核。
目前開展煤制天然氣調研和投資的資本云集,各項目在地方發改委批復后即開始前期準備工作。而此次國家發改委要求地方不得擅自審核煤制天然氣項目,顯然會對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帶來一定的沖擊。至少未獲國家發改委批準的企業上馬煤制天然氣項目程序會更加煩瑣,甚至有的會因通不過國家的規劃最終停止下來。
楊天峰表示,收緊煤制體天然氣項目審批權是國家為了加強對煤制天然氣產業的規范和引導。雖然地方政府審批發展煤制天然氣產業,從地方角度考慮有利于經濟發展,但是國家考慮問題肯定要比地方政府要全面。國家發改委統一規劃布局不僅要考慮到資源的綜合利用,而且要考慮資源、環境在全國布局上的合理性,如老工業基地的建設、煤炭輸出產區的資源疏導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