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乙醇出路何在
這么多年來,國內關于乙醇汽油的爭議從來就沒有平息過。
曾代表中商石油委會、兩次上書國務院制止用玉米做燃料乙醇的趙友山坦言:“這一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既可以發(fā)展石油替代能源,又可以消化庫存的陳化糧,但要實施科學的論證與規(guī)劃。”
記者手中有份此次上書的《為了保護糧食安全,建議立即停止用玉米加工車用乙醇汽油的報告》。該報告指出,乙醇汽油不能真正替代汽柴油,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目前中國每年只能生產兩百萬噸乙醇汽油,而中國每年石油消耗量多達4億噸,相差懸殊,難以消除中國石油資源相對短缺。
趙友山粗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成本上,目前市場上的玉米每噸價格約在1900元-2000元之間,按生產一噸車用乙醇消耗3.3噸玉米計算,每噸乙醇僅玉米的成本就高達6270元-6600元,若再加上其它成本,每噸乙醇的成本最少為8000元-9000元。而這個價格可以買到兩噸成品汽油或是柴油。
來自汽車工業(yè)部門的一項統(tǒng)計分析,目前,車用乙醇汽油的消耗量遠高于普通汽油,存在高能耗、低效率的現象。而一輛車用乙醇汽油的汽車,一年所需的費用比使用普通汽油的車輛高1500元左右。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繼巴西、美國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國和應用國。而國家批準建設的4個生物燃料乙醇生產試點項目,已形成每年102萬噸的生產能力。
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具實力的酒精生產基地。趙友山分析說,按照它年使用玉米生產各類乙醇310萬噸來計算,一年消耗玉米達1000萬噸。中國糧食儲備僅為2.25億噸,黑龍江糧食儲量約為1000萬噸,而中糧肇東消耗的糧食,是全國糧食儲備的1/20,相當于黑龍江全省的量。
為了徹底根除用玉米加工乙醇汽油對糧食安全及百姓利益帶來的嚴重沖擊,趙友山建議,立刻停止對乙醇企業(yè)的優(yōu)惠政策,并把這些財稅補貼傾斜到目前成本高于陳化糧的用于加工燃料乙醇的麥秸稈、木薯等上面來。
據了解,除去國家撥發(fā)1880元的補貼以外,對乙醇企業(yè)優(yōu)惠政策還包括免征5%的消費稅,增值稅則先征后返,享受陳化糧補貼政策,而補貼額按規(guī)定比例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