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巨頭的機會
由于BP市值大幅縮水,于是被收購的傳聞應運而生,渣打銀行甚至建議中石油收購BP。渣打銀行近日在一篇研究報告指出,若中石油收購BP,將符合經濟效益,同時有助中石油轉型成為全球性石油巨擘。
據渣打銀行預計,中石油將花1120億美元收購BP的上游業務。同時,需負擔B P的債務,約200億美元。這意味著,中石油對BP的石油庫存僅支付每桶約 6.1美元的費用。目前,BP石油儲備高達180億桶,其中包括美國的30億桶和俄羅斯的35億桶。渣打銀行認為,考慮到近年中國到海外勘測開采石油成本高企,這筆買賣相當劃算。
而煉油廠方面,渣打銀行預計中石油只需花210億美元,就能買下BP現成的煉油廠。而如果重建的話,則需要640億美元。
渣打銀行認為,中石油再也找不到比現在更好的收購時機。一方面,由于墨西哥灣漏油事故,BP的股東因為擔憂公司為此承擔的賠償責任而急于脫手,另一方面,由于油價和原油市場近期走弱,中石油能以較便宜的價格買入。
盡管設想十分誘人,但湘財政券分析師王強、高為認為,BP被整體收購的可能性很小,就算有,目前唯一規模相當且全球運營類似的潛在收購者是殼牌或者英國政府。
王強和高為認為,BP在墨西哥灣的資產,最大的受益者將是美國油企埃克森美孚、康菲和雪佛龍,當然其他油企也能分到一杯羹,包括中國三大油企。其中,中海油可能性最大;盡管中海油也沒有深水業務經驗,但至少其通過收購挪威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的資產已經進入了該區域。
至于B P有意出售的北海資產,王強和高為認為,國內三大油企機會最大的還是中海油。“中海油下屬子公司中海油服的全資子公司中海油服歐洲鉆井公司目前在北海挪威海域作業,將于2011年8月合同結束后直接赴北海英國海域作業,這為其積累了北海作業的經驗,再加上中海油在國內也有豐富的淺海作業經驗,可望在北海資產競購中占據主動。”
眼下,中石油、中石化和包括巴西石油、沙特阿美等新興國家石油公司均對BP資產感興趣。王強和高為認為,BP在拉美、非洲和中東的資產或出售,比較適合石化雙雄。“不過,BP的資產中也有很難碰的部分,即使拿到手里也會燙手,有的資產BP經營起來順風順水,卻不適合中國企業單獨經營。”
以伊拉克魯邁拉油田為例,BP在當地扎根多年,與政界、經濟界乃至地方勢力關系密切。此前,中國企業與B P合作這一項目,就借用了這一優勢,如果BP退出,中國企業將獨自面對那里復雜的政治經濟環境。
“可見,長遠來看,BP的資產對中國企業發展是有利的,但并非獲得所有的BP資產都對中國企業有正面價值。要想收購這些資產,必須對未來面臨的風險審慎、全面地估計,否則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