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結構調整迫在眉睫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白頤表示,石油石化“十二五”發展規劃的綱要部分已經基本制定完畢,下一步將針對四個不同行業,對規劃進行進一步細化。
“十二五”期間,石油石化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調結構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目標是實現中國石化行業的“由大變強”,并應對來自國際市場的競爭。
吳吟表示,“十二五”期間天然氣消費比例將翻番,由目前在能源消費結構占4%的比重提高到8%,為了鼓勵天然氣產業發展,將考慮發揮價格杠桿調節作用,鼓勵以氣代油。
白頤認為,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經過多年發展,產品供應已經由“整體數量短缺”轉變為“結構性短缺”,結構調整迫在眉睫。調結構的主要任務在于發展高端石化產品,以差異化、高價值的產品技術引領發展,實現原料多元化,加快國際化進程。
具體而言,產業結構的調整首當其沖。包括進一步提高油品環保質量,使柴油、汽油比例趨于合理;提升高濃度化肥、子午線輪胎、離子膜燒堿、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環境友好性涂料和染料等先進產品的比重,提高工程塑料、氟硅材料、聚氨酯等高端石化產品自給率等。
在規劃布局方面,“十二五”期間石化產業重要的發展區域是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產業進一步向上述地區集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成品油“北油南運”狀況得到改善。
此外,企業結構的優化勢在必行。到2015年,形成若干個2000萬噸級的煉油市場基地,全國煉廠平均規模超過600噸/年,乙醇裝置平均規模達到60萬噸/年以上,氮肥、農藥、氯堿、純堿、電石等傳統行業通過淘汰落后、兼并重組,減少企業數量,提高產業集中度,全國石油和化工百強企業銷售收入占行業的比重提高到三分之一,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企業達到10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