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集中激流涌動
目前,不少省份的煤炭企業整合陸續展開,煤炭的兼并重組依然是“十二五”規劃中的重要內容。專家稱,“十二五”期間,煤炭企業將由當前的11000家減少到4000家,銳減7000家。“十二五”末,將形成6-8個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煤炭資源將進一步集中。
為增加煤炭企業集中度,國家在政策上鼓勵一個礦區一個開發主體,一個開發主體可以開發多個礦區,促進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發展。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在26日舉行的煤炭企業并購重組高層論壇上表示,目前跨地區跨省域的煤炭整合太少,類似神華集團那樣連煤礦帶鐵路帶港口規模的企業太少,此外,煤炭整合中部分國企存在“寧為雞頭,不做鳳尾”的思維。他認為,煤炭整合的目的在于不斷提高產業層次,使得整個煤炭行業維持競爭,既不過度競爭,也不形成壟斷,這樣才能夠滿足煤炭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
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佑國透露,到“十二五”末,我國煤炭產量目標為36億噸。其中,120萬噸以上大型煤礦產量22億噸,占60%,30萬噸以上煤礦產量10億噸,占30%,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產量4億噸左右,占10%。
此外,在煤炭產業布局上,按照煤炭產地的不同功能,我國原來劃分的煤炭調入、調出和自給三個功能區將變為調入和調出兩個功能區。其中,調入區為東北、京津冀、華東、中南、川、渝、青、藏,調出區為晉、陜、蒙、寧、甘、云、貴、新疆,主要位于西南和西北。
“十二五”期間,我國煤礦建設將由過去的重視大中型煤礦建設轉為建設大型現代化礦井,山西、內蒙古、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煤炭資源豐富的6省區新建、改建的產能不小于120萬噸。此外,新增產能的建設將由此前的以新建為主轉為加強現有煤礦的技術改造、擴大產能為主。
“十二五”期間國家將研究設立煤炭準入門檻。有消息稱,屆時一般礦井的年產量規模不得低于30萬噸;國家重點規劃礦區礦井產量不低于60萬噸,沒有瓦斯突出和水災害嚴重的礦井;各主要產煤省份的礦區礦井產量不低于12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