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技術處副處長井懿平,有著24年的管道建設和運行管理經驗。在談到上世紀80年代建成投產的克—烏原油管道復線時,他感慨道:“當時僅在52公里長的一段管道中,不但清出的焊條頭就有兩水桶,而且還清出一根2.2米長的3英寸鋼管。”
井懿平認為,中國石油管道建設水平和質量的迅速提高,關鍵在于科技進步和規范管理。比如西二線施工管理中推行了“十三個一”。其中一道工序就是要求施工作業人員在鋼管組對前進入管道內,要用“一塊抹布”對管道內壁進行人工清潔,以確保管內清潔。
更重要的是,此次清管經歷了運行高壓力考驗,管道始終保持安全平穩運行,也驗證了過硬的管道建設質量。
對于此次清管作業過程,西部管道公司總經理助理、生產運行處處長鄒永勝用“驚心動魄”來概括。各路參與作業人員承擔了很大風險并付出了艱辛努力,但他認為這也是對中國石油清管技術和隊伍的一次最好檢驗,為隨后即將開展的西二線(西段)全線清管打下了堅實基礎。
西二線(西段)于2009年12月建成投產。截至目前,西二線(西段)累計接輸中亞天然氣已超過10億立方米。霍爾果斯首站天然氣輸量每天已達1000萬立方米,預計今年我國通過這條管道進口58億立方米天然氣。同時,西二線(東段)干線建設正在加緊向前推進,已完成管道焊接208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