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二線(西段)工程建設質量經受檢驗
6月8日,記者從西氣東輸二線(西段)清管及變形檢測方案中期審查會上獲悉,西二線(西段)清管試驗段獲得成功,管道建設質量再次得到驗證。這次試驗成功,開了國內最大口徑1219毫米管道清管先河,為我國今后大口徑、高壓力管道清管工作積累了重要經驗。
在西二線(西段)管道投產前,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按照管道建設標準程序和規范要求,先后組織施工過程的吹掃、清潔、試壓、通球及嚴格的站間通球測徑試驗,但因上游氣質未達設計要求,致使管內積液并產生水合物,嚴重影響壓縮機的如期正常投產。為解決這一難題并消除隱患,在集團公司的統一指揮下,北京油氣調控中心、西部管道公司和中油管道檢測公司組織開展了此次清管作業。
清管試驗分別在西二線(西段)兩地進行。一是鄯善站—哈密站,管道長189公里,地勢平緩,地溫高,清管簡單。二是張掖站—永昌站,管道長147公里,海拔落差900多米,地溫低,為西段清管最難地段。
5月20日至24日,鄯善站—哈密站兩次成功清管,累計排污7.04立方米,黑色粉末雜質95公斤。5月27日至6月1日,張掖站—永昌站清管,清出3.385立方米圓柱形冰柱,累計排出殘液4.38立方米。
經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對鄯善站—哈密站排污分析結果表明,黑色粉末主元素為鐵,黑色液體水與油的比例在1000:1以上。中國石油大學的研究結果表明,水合物因氣質未達標而形成。這些結果消除了此前人們對于管道建設施工中干燥不徹底的擔心。
“與國外管道建設中清出幾百甚至上千公斤的雜質相比,這點雜質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中國石油大學教授于達指出。一位清管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的確,這表明管道施工質量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