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多元化
出乎許多人意料的是,原本預計要拖到7月份才會定標的這一項目,卻僅在一周后的5月20日就有了結果。
最終中標的為6家企業,它們獲得了國家石油儲備中心150萬噸的儲備指標。除去報價最高的寧波大榭開發區恒信燃料,山東晨曦集團也因標書操作上的小失誤無奈出局。
趙友山告訴記者,“最終中標的為6家企業,它們獲得了國家石油儲備中心150萬噸的儲備指標。政府與這些企業簽訂了兩年租賃合同,每月每立方米租金統一為17元。從5月20日起,這150萬噸石油儲備將耗時180天完成。”
在6家企業中,蓬萊安邦油港有限公司和萊州東方石油化工港儲有限公司均為中國化工集團旗下子公司。
2007年中國化工成功完成了對山東蓬萊欒家口油港有限公司的重組,將其名稱變更為“蓬萊安邦油港有限公司”。東方石油化工港儲則是由昌邑石化、中藝華海進出口有限公司、華海(新加坡)有限公司、山東華星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正和集團共同投資興建的中外合資企業。
截至去年,中國化工集團已經在山東省整體收購、重組或控股了7家地煉企業。中國化工集團油氣板塊一位負責人曾對記者表示,該公司已計劃在今年繼續完成對銷售系統的整合,并打造輻射全國的成品油銷售渠道。此次成功中標國儲油項目,意味著中化工油氣業務板塊在偏上游處獲得突破。
作為唯一的一家地方國企,煙臺港集團的身影也引人注目。此次中標國儲油項目,讓其在物流項目之外又衍生出新的業務增長點。
山東一家化工集團的副總經理認為,“煙臺港集團在物流方面的天然優勢同樣也體現在了石油儲備項目上。”
趙友山還透露,“今年年底,如果現有項目進展順利,新一輪利用社會庫容存儲國儲油項目可能會招標,以吸納更多社會庫容參與存儲。”
據中商聯石油流通委統計,民營石油批發企業占國內石油批發企業總數的35%,且擁有石油儲備能力3000萬噸,其中有1000萬噸可以用做戰略石油儲備。
至于剩下的2000萬噸石油儲備能力,趙友山希望能將其用于石油商業儲備。目前,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化集團等在內的央企也在建設石油商業儲備基地。
按照趙友山的構想,社會庫容可以自己出資進口石油,并拿一定比例庫容為國家義務儲油,接受國家調撥。
這與他以前的觀點一脈相承。此次民企獲得過國家石油戰略儲備份額,就是他眼中的“機”。
目前,中國的原油進口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國有石油公司手中,其他公司即使獲得原油進口經營許可和進口配額,也很難單獨進口原油。
根據商務部此前公布的《原油經營企業指引手冊》規定,新的原油進口商必須符合嚴格的標準,才能獲得進口原油的牌照,例如全資或控股擁有20萬立方米以上原油油庫并同時和具有一定煉油能力的買家簽訂長期協議。
此外,由于加工進口原油的權利,主要掌握在國有石油巨頭手中,沒有它們開出的“排產證明”,基本上無法做成交易。而在傳統石油巨頭之外的社會煉廠,則很難獲得這份證明。
趙友山建議稱,進口石油的主體資格認定仍然執行現有的許可制度,但廢除進口量配額限制和“排產”(安排生產)證明。民資獲得石油進口權后,有義務開展一定比例義務石油商業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