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剩之辨
近年來,由于國內煉油能力增長較快,而國內油品需求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而增勢放緩,使國內的油品供需形勢由偏緊轉為寬松并略有余。目前國內外輿論和業內外人士普遍出現了對煉油投資是否過熱、會不會出現能力過剩問題的擔心。筆者認為這一擔心不無道理,但如果注意調控是能夠避免的。
從需求側看,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仍處于迅速發展時期,汽車工業的發展方興未艾,汽車保有量的增長仍有很大的增長余地,國內的油品需求仍有相當大的上升空間。因此從中長期看,在與油品需求增長的同時相應的同步增加必要的煉油能力完全是應該的。而從煉油項目建設側看,如果對新建或改擴建項目不加以必要調控,不注意控制投產節奏,不注意國內煉油布局的合理化和優化,不注意煉油裝置的規模化建設,就有可能因局部時間內投產過分集中而出現中短期能力過剩的現象,就有可能出現國內各煉油企業過度競爭、扎堆建設,使布局出現新的不合理的情況,從而影響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而造成較大的浪費。
因此,建議國家和有關煉油企業要本著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從全局和全國出發,加強煉油投資項目的科學決策和宏觀調控,控制適當的投資和投產節奏,注意布局的優化和合理化,并注意在建設大型煉化項目的同時,適時淘汰落后產能或進行關停并轉,以進一步提高我國煉油業的有效資產質量和規模化程度,增強國際競爭力,確保我國煉油業健康順利發展。當然,與此相輔相成的是,我國成品油的價格形成機制也需在煉油工業的發展中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