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09年海洋石油產量已經占世界石油總產量的33%,預計到2020年這個比例將會提高到35%。2009年海洋天然氣產量占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31%,預計2020年,這個比例會提高到41%。目前,世界油氣資源探明率僅為28%,尚處于勘探早期階段,深水和超深水的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已經成為世界油氣開采的重點領域。由于缺少必要的深海油氣資源鉆探、開采和生產裝備,我國開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相對較低。前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總裁高志凱博士介紹,“中國海洋工程裝備未來十年需求在450億美元以上,如果南中國海油氣開發大規模展開,裝備需求將超過1000億美元,我國海洋工程在全球市場份額可能從現在10%增長到15%。”
我國深海油氣資源豐富,海洋資源勘探開發潛力巨大。我國近海海域一系列沉積盆地總面積達百萬平方公里,預測海洋石油資源量246萬噸,海洋天然氣資源量15.79萬億立方,主要集中在渤海、珠江口、瓊東南、鶯歌海、北部灣和東海六個含油氣盆地。我國南海石油地質儲量為230億-300億噸,占油氣總資源量的1/3,其中70%在深海區域。目前已探明石油儲量30億噸,探明率為12.3%,探明天然氣1.74萬億立方,探明率為11%。
海洋工程裝備是典型的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是裝備制造業中較為高端的產品。雖然歐美企業在高端海洋工程的制造和設計方面仍居壟斷地位,但是在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的巨大前景下,我國企業正在向該領域高端技術邁進。通過自主研發,國內企業在海洋工程制造產業鏈上快速成長。2010年2月6日,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油氣層鉆井中途測試儀工程化集成及應用”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打破了海外公司對該技術的壟斷。2010年2月26日,國家“863”高科技發展規劃重點項目、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在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順利出塢,填補了中國在深水鉆井特大型裝備項目上的空白。
高志凱博士介紹,“經過多年發展,中海油除了上游的勘探開發、油田服務、工程服務之外,已經進入了中游和下游的天然氣及其發電,石油化工產品、煉廠、化學品尤其開發及其利用化肥等項目的工作。中海油除了在中國的近海進行勘探,還在世界上20多個國家進行勘探開采和洽談業務”。高志凱博士表示,“未來中國將繼續保持向世界開放的態度,與國內外名企合作相互取長補短,開發我國強大的深海油氣資源。深海油氣是未來工業的源泉,中國裝備制造業研發水平在未來20年將在國際上取得突破性的成績。深海油裝備制造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肯定會加速發展。目前,亞洲深海油氣沒有系統、精確的開發,中國倡導相關方面共同開發,創造一個共贏局面減少紛爭。”
深海油氣勘探開發對資金、技術、管理等要求極高,全球有能力綜合作業的企業并不多見。面對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和巨額利潤的誘惑,許多國家地區開始涉足深海油氣勘探領域。為了圓滿完成勘探開發的整個流程,選擇服務公司協調管理是最佳方案。AGR石油服務公司是石油上游工業的首選服務供應商,是世界上最大的能獨立對油氣井進行管理團隊。管理團隊由高技能的人員組成,可使客戶實現更高的HSE&Q和經營業績,增強可操作性并成本節約。公司擁有很多從事海洋平臺作業的先行者,在油氣井管理,顧問服務,油藏評估及縮減風險方面擁有許多知識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