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為依托,全面提高國產化水平。要以落實《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和《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目標為重點,以重大
石油化工工程項目為依托,以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級乙烯、精對苯二甲酸(PTA)、大型化肥、大型煤化工等成套設備為重點,抓緊研制大型裂解爐、大型粉煤氣化爐、大型容積式
壓縮機組、關鍵泵閥、反應熱交換器、大型擠壓造粒機、大型空分設備、低溫泵等關鍵大型裝備和折流式超重力旋轉床、新型
換熱器、新型過濾機等關鍵單元設備。突出重點,盡快提升行業裝備的核心技術水平。抓住當前行業的重大技術,加快進行攻關,依托現有的國家已經批復的重大項目的實施,通過項目本身,來提升行業裝備的水平,包括現在要出臺的鼓勵優先使用國產裝備的政策,現在也在陸續發布。
二是要堅決淘汰能耗高、效率低的落后設備和裝置。認真貫徹《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的規定精神,盡快淘汰那些效率低、消耗高、設計結構不合理、技術性能差的落后設備,加快替代產品的研制和生產。
三是要以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為突破口,全面提升裝備制造業的素質和水平。要有重點地研究開發重大技術裝備所需的關鍵共性制造技術、關鍵原材料及零部件,逐步提高裝備的自主制造比例。要提升大型鑄鍛件、基礎部件、加工輔具、特種原材料等配套產品的技術水平,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要加強行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行業技術水平的提升離不開行業共性技術和公益性研究科技條件平臺的建設,在重點領域加快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建設,促進科技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水平的提高,實現企業、院校、科研和工程設計等要素在戰略層面的有效結合,共同突破產業發展的瓶頸。我想這里應該有一個官產學研,在推動科技進步方面,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企業是科技進步的主體,這句話是沒有錯的,但是這句話并沒有說政府放棄在推動科技進步方面的責任。我們在當今中國國情下,工業化真正開始無非就是三十年,企業發展過程中只有少數企業有獨立的進行科研的能力,大部分企業沒有這種能力,政府要支持它,要拿出更多公共資源支持它進行科研的配套。我曾經在化工部工作過,當時在化工部時期,化工部每年的公共科研費用大概在七八個億左右,現在這個錢沒有了,我在石化工作,每年我們拿不到這個錢,而且這些院所,過去化工部下屬的28家院所現在都變成了企業了,就沒有人再做公共的技術服務和前期的技術服務了,我覺得企業應該在公共技術研發基礎上針對你的企業進行研發,大力提高行業的公共技術水平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任務,政府應該負起責任,要做前期的公共技術開發,建立公共的技術服務體系,這是行業不可或缺的一塊。根據中國國情,我們怎么再建立更高效、更持久的科技創新體系,這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在未來科技進步過程中。
四是推動完善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體制和機制。這是中國人做事情必須的,比如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提高研究開發費用,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貼息、風險投資等方式調動社會資本科技投入的積極性,逐步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多層次、多元化的科技創新投融資機制。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國外,企業的研發費用可以免稅,可以計入成本等等,包括你對公共服務的捐助都可以免稅,但是我們公共服務的免稅體系在中國是不完善的,包括支持企業進行科技創新的政策,所以我們整個行業,企業可以投入的資金水平大大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無論是裝備制造業的進步還是廠家的進步,沒有科技進步都是進步不了的,我們也在向國家呼吁,不斷完善宏觀政策。同時鼓勵大型石油和化工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所帶來的便利條件,積極對化工裝備企業進行重組,打造資本集團化、技術集成化、管理一體化、市場國際化的特大型石化及其裝備制造業一體化企業,全面提高我國化工裝備制造業的國際競爭能力。
五是重視人才培養,打造高素質科技人才隊伍。現在人才戰略已經放到了國家的戰略層面,今年中央又開全國人才大會,什么概念呢?中國已經到了一個產業轉型的時期,最需要的就是人才,過去我們缺資本,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民間資本、銀行有大量的錢,我們缺的是人,缺有效率的人。所以這個行業也是一樣,一定要重視科技領軍人才、中青年科技人才和專業技能人才等各類人才的培養,未來的企業要想在市場中站穩腳跟,一定是技術含量高的,一定是整體素質高的企業,但是做這些事情要的是高素質人才,我們也感覺到,一方面社會上大量就業人員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我們這里找不到合適的人,沒有合適的人才可用,這也是一個矛盾,我們現在到了要培養人才、重視人才的時候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已經到了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關鍵時刻,也到了整個行業都要重視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時候了,我衷心祝愿在座的各位企業家們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為我國石化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做出我們的貢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