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1089萬噸
2008年產量1221萬噸 同比下降10.8%
概述: 2009年,新疆油田完成原油產量1089萬噸、商品量1070萬噸,天然氣產量36億立方米、商品量17.9億立方米。
一年來,新疆油田深化地質綜合研究,精細管理
油氣藏,精心組織原油限產和復產,確保了油氣生產安全平穩運行。落實了風城稠油一個億噸級油田,陸151井侏羅紀、北三臺凸起二疊系等6個千萬噸級整裝區塊,準備了西北緣風城組等6個大場面目標,開辟了北疆石炭系海相含油氣盆地勘探新領域。風險探井沙門1井在白堊系獲得高產工業油氣流,展現了中生界大型地層巖性油氣藏勘探潛力,獲得中國石油2009年重大油氣發現一等獎。
點評: 新疆油田的穩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勘探”指導思想。由于新疆油田所處的“準噶爾盆地油氣探明率僅為23%和4%,勘探程度在全國各油田最低,資源潛力巨大”的客觀條件,新疆油田一直以來都在強化和推進風險勘探、甩開預探和滾動勘探,鍥而不舍地尋找油氣大發現。
遼河 1019萬噸
2008年產量1123萬噸 同比下降9.3%
概述: 2009年,
遼河油田一共生產原油1018.6萬噸,生產天然氣8.1億立方米,油氣當量1082萬噸。
2009年,遼河油田在老的
采油區塊實施“二次開發”戰略,運用多種技術,重新打井、找油。旨在鞏固現有成果,維持良好的勘探態勢,保證規模儲量發現,積極開辟新領域,尋找新的接替儲量,希望這種“變廢為寶”的模式能夠提高產油量,使遼河油田穩產“千萬噸級”的壽命再延長20年。
點評: 作為中國曾經的第
三大油田,遼河油田是國內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產基地,然而遼河油田已開采了40多年,產量達到峰值后連降10余年。但隨著一批高水平技術創新項目的成功實施,目前遼河油田原油日產量也有所攀升。至于“力爭到2020年原油產量規模穩定在1200萬噸以上”的目標,恐怕遼河油田尚需努力。
塔河 660萬噸
2008年產量600萬噸 同比增長10%
概述:2009年,塔河油田完成投資98億元,生產石油660萬噸,生產天然氣13.45億立方米。
塔河油田經10多年持續開發,14個主力區塊處于含水快速上升的中含水期,油田穩產困難。2009年,西北油田分公司結合生產實際,積極采取控水穩油和綜合治理等精細挖潛措施,措施有效率85.7%,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
點評: 作為
中石化的第二大油田,塔河油田近年來
勘探開發持續發展的秘訣之一就是科技自主創新、降本增效能力不斷增強。由于塔河油田的油氣生產具有“深、稠、硫化氫含量高、開采難度大”等特點,西北油田分公司通過自主創新,對13個多井單元實施
注水開發,有效率在80%以上,增油效果顯著。在未來,塔河油田還會給大家更多的驚喜。
吉林 605萬噸
2008年產量655萬噸 同比下降7.6%
概述: 2009年,吉林油田生產原油605萬噸,油氣當量701萬噸。
近年來,吉林油田油氣當量持續攀升。2008年達到700萬噸,這是吉林油田在繼2004年突破500萬噸、2006年攀上600萬噸后產量的又一次新跨越。2010年,吉林油田計劃生產原油625萬噸,生產天然氣16億方,油氣產量當量752萬噸。
點評: 2009年,吉林油田的原油產量雖然調減了50萬噸,然而天然氣上產幅度卻有所上升,同比增產6.2億立方米,從而使油氣產量當量保持在700萬噸水平,全口徑收入、利潤、稅費保持在較高水平。此舉成為吉林油田在原油產量和投資成本調減的雙重壓力下,以氣補油降本增效,實現了以原油生產為主的一元結構向油氣并舉二元結構發展的成功轉型。
塔里木 554萬噸
2008年產量645萬噸 同比下降14.1%
概述: 2009年,
塔里木油田實現了生產原油554萬噸,生產天然氣180.91億立方米,油氣產量當量達2065萬噸,繼續保持在2000萬噸以上。
一年來,塔里木油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油田整體呈現企穩向好的發展態勢。勘探開發系統進一步提高整體勘探效益的要求,油氣勘探取得豐碩成果。2009年,油田上交油氣三級儲量當量4.97億噸,創歷史新高,實現連續4年三級儲量超過4億噸。重點工程建設方面,迪那2凝析氣田建成投產,塔石化大化肥裝置實現了工程中交,塔中Ⅰ號氣田開發實驗區產能建設工程按計劃推進。
點評: 2009年,是塔里木會戰20周年。從
西氣東輸起點輪南油田,到年產量突破200萬噸的哈德油田,再到西氣東輸的主力克拉2氣田,塔里木這艘“能源航母”受到了各界的關注。雖然原油生產不是塔里木油田的強項,但是塔里木的天然氣生產已經讓北京、上海等80多個大中城市的3億多人成為了受益者,也帶動了新時期我國能源結構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