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突破中東
對于中國公司而言,2009年最大的收獲還是發生在中東。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記者表示,“成功中標伊拉克兩大
油田開發作業權,這是在中東地區獲得的突破性進展。”
中東是世界上油氣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根據美國《油氣雜志》的最新統計數據,截2010年1月1日,在全球前十大探明
石油儲量國中,中東地區就占了五席,分別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已探明
石油儲量分別是2599億桶、1376億桶、1150億桶、1015億桶和978億桶。其中,僅伊朗的已探明儲量就占到了世界探明總儲量的約10%。
種種歷史原因,中國公司在中東的油氣合作區卻一直未能真正建立起來。特別是飽受戰火摧殘的伊拉克,以往卻并非中國公司的福地。
如今,最壞的時候似乎已經過去。
2009年6月底,
中石油與英國
BP 公司聯合投標伊拉克最大油田 魯邁拉油田成功,成為伊拉克第一輪招標的唯一中標項目。11月3日,各方簽訂了最終協議。
根據公開資料,魯邁拉油田位于伊拉克南部迪亞拉省,石油儲量22億噸,天然氣2830億立方米,是伊拉克的最大油田,日均產油量為95萬桶。英國BP石油和中石油簽署開采協議后,魯邁拉油田日均產油量將用7年時間增至285萬桶。
根據協議,中標公司將以每桶2美元的標準收取增產部分技術服務費。預計該項目投資規模將超過150億美元。
12月11日,在伊拉克舉行的第二輪招標中,中石油聯合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和
道達爾公司贏得了哈發亞油田技術服務合同,該油田預計儲量41億桶(5.6億噸)。
聯合中標公司承諾,將產量從目前約3000桶/日提高至53.5萬桶/日。
中石油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中石油伊拉克公司和協調領導小組已在1月底聯合召開會議部署今年工作,要求全體項目人員將合作項目建成示范性項目,“將中東建成中石油海外重要油氣合作區。”
在與伊拉克接壤的伊朗,中石油也獲得了兩個世界級大油氣項目的開發權利。
2009年7月,中石油從道達爾手中接管了在伊朗南帕斯氣田的股權,成為第11期項目的開發者。該氣田不僅是伊朗最大的氣田,還是目前為止世界上已知的最大天然氣田。日前,中石油已與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簽署總值達47億美元的合約。
2009年9月,中石油再次與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簽署協議,將以17.6億美元購得伊朗南阿扎德甘油田70%股權。阿扎德甘油田位于伊朗西部,是伊朗近30年來發現的最大油田,也是世界最大的油田之一,原油儲量約420億桶(約合57.5億噸)。
吳謀遠和金煥東認為,“在中東兩個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伊拉克和伊朗獲得幾個重大項目,為今后
海外油氣業務再次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