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石油消費量超過4億噸
2009年我國
成品油消費繼續增長,但增幅不是很快。國家出臺一系列拉動內需的政策,特別是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出臺將對成品油需求產生刺激作用。我國2009年開始實施完善后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國內成品
油價格隨
國際油價走低下調,成品油消費成本減輕有利于促進消費。但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預計全年成品油消費增幅不會太大,特別是主要用于長途運輸的柴油需求,由于其消費與經濟運行景氣密切相關,增幅有所放緩。
2009年,我國原油表觀消費量為3.88億噸。
在有關能源安全的思考中,需求的抑制也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重視。目前,中國的石油消耗量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
據中國海關統計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隨著中國經濟復蘇動力的推動,2009年11月中國石油表觀需求量與上年同期相比明顯上揚,11月石油需求上升了8.7%。這標志著連續第三個月的需求增長,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石油需求每年呈兩位數速率增長。估算中國石油需求已達到11月的3367萬噸(822萬桶/天),而上年同期為2836萬噸。
受宏觀經濟走勢影響,2009年中國石油需求和供應均經歷了走出低谷、逐步回升的軌跡。2月份石油需求和供應均達到近年來的最低水平,3月份開始石油需求和供應均波動回升,隨后不斷創出歷史新高。
2009年中國經濟先抑后揚,率先步出危機陰霾,實現了國民經濟總體回升向好,取得了GDP增長8.7%的不俗業績。與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密切相關,我國石油需求呈現先降后升、總體增長而增速放緩態勢。全年國內石油表觀消費量(國內原油產量+原油和全部石油產品凈進口量,下同)4.08億噸,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年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原油表觀消費量3.88億噸,同比增長6.2%,增速比上年加快0.7個百分點,但較之2003~2008年平均7.9%的增速而言有所減緩。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
中石化)于2009年12月底表示,盡管中國表觀需求量仍將增長,但預測2010年中國成品油市場將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來自新建項目和擴增計劃新增的煉油能力,是供過于求的主要原因。
分析認為,由于擁有私人汽車的人數不斷增加,中國的石油需求量在2015年前將增加三分之一。盡管目前的經濟增長減速以及政府節約能源的努力,2009年我國石油年需求量仍將從2008年的3.87億噸增加到4.04億噸。中國的石油年需求量在2015年前將達到5億至5.3億噸,并在2020年前達到5.7億至6.2億噸。
2009年中國能源藍皮書預測,在石油消費需求快速增加和國內資源存在限制的共同影響下,2020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上升至超過65%。
《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09)》指出,隨著金融危機的加劇,世界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中國石油天然氣行業的運行環境發生了巨變。在此背景下,中國油氣行業運行態勢有了新的變化,供應穩步增長,需求短期放緩但長期依然看漲。
未來兩年內,中國石油供應將保持穩定進而趨緩的態勢,2009年產能達到48萬噸/天。從石油的生產來看,藍皮書指出,目前中國東部油田在減產,西部發展比預期慢,海洋油田產量仍較低,因此中國石油產量不可能大幅增長。并預測,2010年和2015年中國原油產量將分別達到1 .77億至1.98億噸和1.82億至2億噸,呈緩慢上升趨勢。2020年,中國原油產量預計為1.81億至2.01億噸,然后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