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
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做好各項能源工作,對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為“
十二五”規劃啟動實施奠定良好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能源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調整能源結構,繼續擴大能源國際合作、利用好兩種資源,加快能源科技裝備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農村能源建設、統籌能源發展和改善民生,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增強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構筑穩定經濟清潔安全的能源供應體系,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
2010年我國能源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約28.5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3.6%。爭取非
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左右。這些目標是預期性和導向性的。
貫徹落實以上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要扎扎實實抓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能源戰略規劃研究和編制工作
國務院決定,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這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能源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我國現有的能源資源稟賦、經濟結構和能源需求增長趨勢,實現上述目標,難度還是非常大的。我們要立即著手,系統地研究實現這一目標的路徑、舉措和政策,抓緊編制能源發展總體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和推進,確保2020年能夠完成這一艱巨任務。
編制2020年能源發展總體規劃。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科學預測2020年能源需求總量。實施節能優先戰略,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過快增長。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利用境外油氣資源。堅持走新型
煤炭工業發展道路,轉變電力工業發展方式,著力降低煤炭消費比重。
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根據資源、技術、市場、電網輸送等條件,合理確定
水電、
核電、
風電、太陽能發電及
生物質能的發展規模、重點工程和政策措施。把推動能源科技變革放在戰略位置,以新的能源科技引領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根據初步分析判斷,實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15%左右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水電裝機要達到3億千瓦以上,核電投運裝機達到7000萬千瓦以上,風電、太陽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量達到1.5億噸標準煤以上。如果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過快,水電、核電、風電及太陽能的發展力度還要更大,否則不可能實觀這一目標。要圍繞上述內容,開展重大問題研究,為編制好2020年能源發展中長期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制“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這是2010年能源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目前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啟動,2010年內要基本完成編制任務。“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不僅包括總體規劃,還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可再生能源、煉油及煤制燃料等多部專項規劃,以及重點區域能源規劃,各省和大型能源企業也要編制規劃。國家能源局成立了規劃編制領導小組,統籌規劃編制工作。各地區和有關能源企業要高度重視“十二五”能源規劃編制工作。要把編制規劃變成一個凝聚各方面智慧、提高各方面認識、匯集各方面力量,推動能源行業科學發展的過程。